文化周刊:典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您觉得,国家典籍博物馆在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? 李虹霖: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,“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”。我理解这句话大概有三层意思,可以说,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建设是在向这三个方面努力。首先,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的基础上,坚持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。其次,进一步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,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公众的距离,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,凸显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服务民众相结合的创新思路。再次,建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,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,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。 文化周刊:这些典籍在内容方面主要涵盖哪些类别?主要来源有哪些?在典籍选择上遵循哪些标准? 李虹霖:这些典籍主要包括金石拓片、中文善本古籍、敦煌遗书、名家手稿、西文善本、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、舆图、“样式雷”图档等,依据中华典籍的发展脉络选取展品可构成中国典籍简史展。这些典籍依据不同的类别,来源不同,有的是历代藏书传承下来的,有的是政府调拨的,也有购买入藏或藏书家、名人后代捐赠的。比如馆藏善本古籍已逾34万册(件),主要继承了南宋以来的历代皇家珍藏,包括内阁大库、翰林院、国子监南学所藏的宋元旧刻,以及清末以来历届政府拨交的敦煌遗书、赵城金藏、《永乐大典》、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等,此外,还从海内外吸纳了近世南北各大藏书家毕生所聚的稀世珍品,如杨氏海源阁藏书、翁氏藏书、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。舆图收藏自1909年清学部将内阁大库百余种明清绘本地图交来,此后我馆又广搜博采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多个时期的古旧地图。迄今为止,馆藏1949年以前编制的中文地图达8000余种,在国内外都首屈一指。 从藏品中选取适合展出的珍品并非易事,首展是馆藏精品大展,内容涵盖9个主题,每个主题的展品遴选都遵循不同的原则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第一,具有时代特征,能够代表某种文献版本类型、刻书的地域特征,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如善本古籍展中的宋代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残稿。第二,能够反映某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品,比如金石拓片展中的在书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《三希堂法帖》(初拓本)。第三,有较好的展示和观看效果,如金石拓片中的《君车画像》。第四,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展品或页面。如敦煌遗书中的写本《酒令舞谱》残片。第五,要百姓耳熟能详、喜闻乐见,贴近百姓生活。如北京地图、鲁迅先生的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手稿。第六,保存较完整、保存状况良好、适合展出的藏品。
|